当前位置:首页-碳汇试点示范-正文

关于印发《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中共万年县委 万年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万发〔2023〕4号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万年县委

万年县人民政府

2023年4月7日

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湿地“碳库”作用,扎实推进万年县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湿地生态价值和湿地“碳库”的重要作用,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抓手,健全展现湿地生态价值和提升湿地碳汇能力的多元生态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湿地指标交易走深走实,助力湿地碳中和能力的提升,推动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年典范。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上级主管部门全力支持下,以万年县人民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试点建设工作中,建立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将湿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万年湿地资源运营中心运作的成功经验,充分挖掘湿地生态产品潜力。以湿地资源运营中心结余资金为基础建立万年林业碳汇发展基金。全面落实湿地固碳增汇探索的资金保障。因地制宜确定试点建设方案,突出湿地碳汇巩固提升经营模式与湿地碳汇补偿机制等特色内容。

——双轮驱动,共建共享。坚持万年县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和江西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试点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并轨发力的“双试点”,构建共建共享的湿地保护和修复典型经验、湿地碳汇计算方法体系和区域湿地碳汇交易市场。

——机制创新,示范引领。持续巩固碳汇试点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先行先试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湿地碳汇精准补偿机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打造湿地固碳增汇“万年模式”。

(三)行动目标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基础,全面保护重要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湿地碳汇示范标杆,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示范区,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建设提供生态样板,不断满足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对湿地生态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打造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碳库。摸清全县碳汇本底数据,构建全县湿地碳汇“一张图”。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全县湿地年增长固碳量大于1000吨,年增长释氧量大于700吨。到2025年,8公顷以上的湿地保护率提升到65%以上,全县70%以上天然湿地和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建设湿地碳汇交易平台。通过推广“湿地资源运营中心”运行机制,参与湿地保护修复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和绿色金融领域新热点,具有江西特色的湿地保护修复新模式全面形成,达成3笔湿地指标交易、首笔湿地碳汇交易,力争把中心建设成为江西湿地碳中和交易平台,并逐步发展为辐射周边省市有影响力的交易平台。

——树立全国湿地碳汇先行示范标杆。通过林业碳汇试点,摸索出一整套湿地保护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整套湿地修复典型案例,完善好湿地指标交易操作模式,探索出万年县湿地碳汇计量、监测、转换等碳汇相关方法学,推动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碳汇先行基地建设,建立湿地固碳增汇试点乡镇3个,湿地碳汇先行基地200公顷,湿地生态产业园区示范点3个,开发“碳标签”农产品5个。在此基础上,力争形成湿地碳汇示范体系,着力打造全国湿地碳汇先行示范标杆。

二、重点任务

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期限为2023—2025年。根据国家要求,项目实施期内,主要从构建湿地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优化湿地碳汇巩固提升经营模式、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拓展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加强湿地保护治理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布局十大工程,落实重点任务。

(一)构建湿地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1.湿地资源和固碳底数调查工程

构建湿地资源数据库。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版,结合万年县林草湿资源调查工作基础,聘请专业机构开展湿地资源专项调查,落实湿地的空间位置、范围界线、面积、权属、生态状况、利用方式、保护情况等信息,结合道路交通及水系现状等基础数据,并搜集区域降雨及蒸发量数据、鸟类观测数据等开源大数据,构建湿地资源数据库。〔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构建湿地碳汇本底数据库。根据《江西省湿地碳汇监测技术规程》及《江西省万年县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3)》开展湿地碳汇本底调查。依托国家林草湿综合监测工作,以样地为基本评估单元,开展样方调查,具体为地上植被、地下植被的生物量调查,以及土壤有机碳调查。按照分级控制和平差原则,数据耦合将样地的水平微观数据转换到全县宏观尺度,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布特征分析和碳储量等级进行划分,建立万年县湿地碳汇本底数据库,形成“碳储量一张图”。〔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探索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方法学。根据基础调查的湿地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的特征结果,选择潜力突出的湿地类型建设湿地碳汇监测示范样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动态监测,结合年度图斑检测工作,辅以补充调查,建立生长模型,实现湿地碳汇变化监测。精准监控实施效果,探索湿地碳汇的计量特征,为后期湿地碳汇巩固提升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示范样点数据,完善万年县湿地碳汇计量参数模型库和万年县湿地动态数据库,制定出万年县湿地碳汇的计量规范规则,积极探索形成相关方法学。〔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

(二)优化湿地碳汇巩固提升经营模式

2.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

优化湿地保护总体布局规划。为便于系统管理、顺利推行试点,根据全县湿地资源分布情况及基础条件,优化湿地保护分区。以湿地流域功能特点为依据,以水体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将实施区的湿地保护地划分为万年河流域湿地区、珠溪河流域湿地区、北部乐安河-鄱阳湖湖区水系湿地区三大湿地保护功能分区。〔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

构建湿地保护分级格局。依托不同湿地保护形式及湿地保护分区,通过数据库内多项信息精准识别具有不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湿地,划分生态保护分级红线,形成湿地保护分级格局,构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对不同级别的区域分别采取保护措施。〔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公安局、各乡镇〕

推进珠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治理。全面加强珠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建设,实施规模500公顷。开展生态保护治理工程,包括水环境治理工程、湿地植被恢复工程、湿地动物保护工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巡护步道、指示标识、科研监测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城南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力争新增湿地面积470亩。〔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县水利局、县教体局、县城管局、万投集团〕

3.生态岸线修复工程

重点对大源河、万年河和珠溪河部分硬化不当的区域(多为防洪水利工程)进行生态整治,总长约20公里,包含硬化不当的30处库塘、湿地景观区的湿地岸线。综合考虑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修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基础、政府权力和群众意愿等确定工程范围和选择修复技术措施。依托现有山水脉络,采取辅助再生和必要的生态重建模式编制实施地块初步设计,并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完成工程施工。〔责任单位:县水利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县城管局、各有关乡镇〕

4.重要湿地污染治理工程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水样分析等方法进行取样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找到面源污染物的产生、运移规律及时空分布,确定工程实施地块,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面源、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初步设计,并按照工程设计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完成工程施工。〔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

5.湿地灾害防治工程

根据相关气象、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湿地灾害发生时段、范围、程度,评估灾害影响,完成调查记录。根据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确定工程实施地块,开展测报网络信息系统搭建、防洪设施、防火设施、旅游安全设施等的初步设计,并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完成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有害生物、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旅游安全、应急救援和防火等六个方面。〔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城管局、县林业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

(三)健全湿地碳汇场景补偿机制

6.“湿地资源运营中心”试点提升工程

探索搭建湿地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将湿地碳汇作为“湿地资源运营中心”收储资源,建立科学的碳汇价格定价体系,建立健全湿地碳汇交易机制。引入江西省碳中和平台,将万年县纳入碳中和试点县,完善湿地碳汇交易保障体系建设,培育湿地碳汇需求市场,拓展湿地碳汇产品生产与购买信息渠道,搭建湿地碳汇交易平台。〔责任单位:县发改委,配合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

建立林业碳汇发展基金。以湿地资源运营中心结余资金为基础,建立万年林业碳汇发展基金。以后备湿地资源为依托,全面落实湿地固碳增汇探索资金保障。创新金融机制,构建湿地“碳汇+”融资体系,按照“银行+保险”等方式开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开发碳汇金融产品和保险业务,为湿地碳汇计量监测、项目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引导更多社会和金融机构资金投入湿地增汇项目。〔责任单位:县财政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金融服务中心、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万投集团〕

建立湿地碳汇所有权代理人制度。建立湿地碳汇所有权代理人制度,明确所有权代理人的合法性,清晰界定代理人的权能,取得代理人的资格等。有效地运用湿地资源获得湿地碳汇价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湿地碳汇产权价值降低社会减排成本的目标。〔责任单位:县发改委,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林业局、万投集团〕

完善生态司法配套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建立“碳汇+生态司法”工作机制。建立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治理中心,设立生态司法碳汇基金,完善生态司法配套机制。积极引导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行为人以认购湿地碳汇项目的方式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破坏者赎买-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生态产品司法修复机制,从司法实践层面推动全民参与湿地碳汇保护、强化市民生态保护主体意识。〔责任单位:县司法局,配合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林业局〕

开发碳积分管理方法。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活动的基础上,完善地方政府间开展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活动、社会各类主体参与的多元生态保护补偿活动,借助碳汇市场交易机制,让生态保护者得到更多补偿,提高市民参与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积极性,稳步推进湿地固碳增汇项目发展。围绕公众参与林业保护发展的多种形式,确定碳积分适用场景,研究义务植树、湿地修复认养、野生动植物救护等湿地碳积分计量、核定、兑现方法。〔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

(四)拓展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7.湿地碳汇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工程

摸清全域生态产品,制订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指标,形成全县生态产品“一个库”。衔接线上“智慧湿地”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和碳汇评估平台,探索生态服务,提升生态产品价值,以可视化方法动态展示全县生态产品价值和碳汇的空间分布特征,用户可随时查询不同行政单元的生态产品价值和碳汇量。〔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

8.湿地生态产业园区示范工程

创新市场调研方式,科学评价万年县域范围内所有湿地的生物、景观、人文等资源现状,研判湿地产业园区示范工程的可行性,确定3个湿地生态产业园区选址。结合县域内其他产业园区的功能与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及建设规模,实现湿地产业园区精准综合定位,制定产业园区总规划。多渠道组合宣传招商引资,积极召开行业论坛、展会等吸引湿地生态相关行业企业,并充分利用招商中介、行业协会等协助招商;集中调动当地湿地生态相关龙头企业,通过其产业聚集效应,以商带商,吸引其他企业。〔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委宣传部、县水利局、万投集团〕

9.湿地生态产品品牌建设工程

综合分析评价湿地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结果,选择5种能够代表万年县湿地特色、湿地文化的产品,确定为“碳标签”品牌建设对象,将“碳标签”产品品牌建设计划与湿地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相对接,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将“碳标签”产品投入湿地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市场,融入科技、商业、旅游等元素,结合产业园区相关主题活动进行展示与推荐,实现自然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力对接,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增值。〔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旅局〕

(五)加强湿地保护治理能力建设

10.湿地保护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从规划能力、执法能力、科研能力、监测能力、宣教能力、共建能力六个方面加强湿地保护治理能力建设,形成林业碳汇试点技术技能和机构运转能力生态流,主要包括设备配置、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宣传推广、成果应用五个方面。〔责任单位:县发改委,配合单位:县委办(改革办)、县林业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负责牵头、协调和考核工作,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配合做好相关任务的衔接和协调,压实责任,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二)建立科技人才体系。以湿地碳汇发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为导向,成立试点工作技术支撑团队,全过程跟进试点建设。加强与省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专业机构的广泛合作,为组织实施行动方案提供咨询和建议。倡导引入本土专家,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引进与推广,培育一批基层林业碳汇技术推广人才。

(三)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开展湿地碳汇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探索湿地生态资产产权界定标准、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湿地碳汇项目审定与核证技术规范。简化湿地碳汇项目开发流程,提高湿地碳汇生产经济效益,促进我县湿地碳汇市场化交易快速发展。配套科技成果和先进管理模式,由点向面开展推广应用。

(四)建立政策激励体系。极力争取配套政策支持,围绕碳汇建设融资贷款、湿地指标认定交易、湿地碳汇产业、江西省湿地碳中和交易平台建设及认定、江西省碳中和试点县等重点方面,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林业碳汇建设的方向流动。落实相关政策,林业碳汇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优先列入政府重点项目,优先保证用地,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大力推进湿地碳汇培训、宣传等工作,将湿地碳汇相关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林长制考评体系,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湿地碳汇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推广一批先进案例做法,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建立配套资金体系。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金融扶持等多渠道、多层次项目建设投入的配套资金体系。积极争取政府专债,以湿地资源运营中心结余资金为基础建立万年林业碳汇发展基金。以后备湿地资源为依托,全面落实湿地固碳增汇探索资金保障。开发、包装湿地碳汇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湿地碳汇生产经营,加快湿地碳汇价值转化。

附件: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领导小组名单


附 件

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领导小组名单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成立万年县林业碳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第一组长:毛 奇 县委书记

组 长:谢 军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 组 长:刘晓华 县委副书记

吴谦谦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陈光辉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成 员:黄祝庆 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开敏 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蔡炜娟 县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绿浪 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建梯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赞平 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洪生官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彭汝彩 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子武 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仁根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彭明敏 县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徐 彬 县金融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彭世新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波云 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段 斌 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 伟 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局长

陈仰权 县神农源风景区党工委书记

舒 彬 万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李骏生 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淑媛 陈营镇党委书记

李佩霞 上坊乡党委书记

何 真 青云镇党委书记

张 皓 梓埠镇党委书记

陈长泉 裴梅镇党委书记

夏 斌 大源镇党委书记

陈 波 珠田乡党委书记

方正才 汪家乡党委书记

张山山 齐埠乡党委书记

杜倩雯 湖云乡党委书记

叶 敏 苏桥乡党委书记

王 荣 石镇镇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黄祝庆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开展。

来源:万年县人民政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