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关于推进落实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依兰县关于推进落实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林业碳汇交易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项目的通知》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名单的通知》,高质量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实现“双碳”目标要求,锚定试点目标,发挥依兰县林业资源优势,以巩固林业碳汇能力、提升碳汇增量、碳汇计量监测能力和创新发展林业碳汇政策、技术、价值实现路径为主要任务,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市场交易,积极探索具有依兰特色的林业碳汇工作之路,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林业碳汇发展综合体系,为全省林业碳汇全面开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推进国家碳市场下的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交易的原则。
2.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和林业碳汇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原则。
4.坚持有助于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维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5.坚持有助于实现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通过试点总结形成依兰林业碳汇技术标准体系、计量监测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依兰特色的林业碳汇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基本完成覆盖依兰县国有森林、集体林业碳汇监测网络建设;制定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标准、数据规范和模型,完成依兰县森林碳汇数据库建设,制定天然次生林森林抚育固碳增汇技术规程。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完成天然林抚育面积20万亩,抚育区单位面积森林净长率提升5%以上,湿地保护修复面积1200亩。总结形成林业碳汇巩固提升和林业碳汇项目设计相关成果案例2-3个。
二、林业碳汇试点资源基础
依兰县位于黑龙江中南部地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三江平原西部,长白山系完达山脉,是全省农业和林业大县。目前,全县林地总面积25.3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4.8%,有林地面积19.16万公顷,森林总蓄积19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5%。全县共有9个国有林场,每个林场平均面积1.56万公顷。天然林面积13.51万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70.5%;人工林地面积5.59万公顷,占比有林地总面积29.2%;其他林地面积0.6万公顷,占比3%。
林地按权属分,国有林面积16.8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87.7%;集体林面积2.36万公顷,占比12.3%。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1.6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6%;中龄林面积2.59万公顷,占比13.5%;近熟林面积6.04万公顷,占比31.5%;成熟林面积7.05万公顷,占比36.8%;过熟林面积1.21万公顷,占比6.3%。
依兰县森林资源总体呈以下特点。一是林分质量有待提高。天然林单位面积蓄积101立方米/公顷,林地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二是中、幼龄林所占比重大。龄组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全县中、幼龄林资源丰富,占有林地面积22.1%,森林经营碳汇发展空间较大,迫切需要开展中幼龄林抚育管理,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天然林和公益林占比较高。森林培育保护任务艰巨。
三、试点重点任务
依兰县林业碳汇试点重点要在探索林业碳汇项目远期交易新模式、破解交易难题上实现突破。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制定符合依兰县的林业碳汇开发、设计、交易、管理制度体系。通过试点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林业碳汇远期交易新模式。围绕试点要求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探索建立生态碳汇产品市场化交易新机制。县政府成立国有林业碳汇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作为全县林业碳汇投资、开发、收储、经营和管理的主体。由公司与林权所有者签订碳汇委托经营合同,开展农村集体林地造林地块碳汇收储,采取“分散式输入、规模化整合、专业化经营、持续性变现”模式,将分散、零碎的集体林业资源规模化、集约化整合,进行专业化运营增值,让林农获得长期持续稳定收益,打通资源资产变资本的通道。探索研究制定《依兰县鼓励支持营造碳汇林扶持政策》,通过给予造林苗木补贴、延长林地承包使用年限、政府负责碳汇经营等优惠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本参与造林,改变过去只有国家投资造林的局面,形成多元投资造林的新格局。到2025年,完成300户集体林林权所有者、集体林地面3.5万亩的森林碳汇收储项目。并做好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的产权调查及利益相关者访谈等基础技术准备工作。
(二)开展森林固碳增汇强基行动。一是加强国土绿化,巩固森林碳汇能力。按照碳汇林营造标准,结合十四五森林经营方案,对原有造林地块、采伐更新地块等开展碳汇林营造,推广使用优良乡土树种,试点三年营造碳汇林面积达到3000亩。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好林业碳汇项目基线调查工作,为后期的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做好基线情景论证的技术准备。并做好碳汇项目计量的树种生物量方程的搜集准备工作。
二是加大森林抚育,提升森林碳汇增量。围绕增加森林蓄积、持续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推行近自然经营、森林全周期经营措施,提高森林抚育质量,试点三年抚育森林2万亩。在项目推进的同时,做好基线项目对比样地的选定工作,为后期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基线确立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并做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蓄积量增长方程的技术耦合及建模工作为后期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开展打好基础。
三是开展国有林场退化林修复和低产林改造工作。对生长退化出现病死木和濒死木的林分进行修复,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通过伐除死亡木、濒死木等措施调整密度,采用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替改造等方式,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碳储量,形成生物多样、复层结构、持续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到2025年,全县国有林场退化林修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达到2万亩。
四是大力开展林冠下造林。结合小兴安岭林和长白山森林特点,在林冠下营造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珍贵乡土树种,改善林分结构,培育后备资源,提升森林质量。到2025年,全县林冠下造林面积达到3万亩。与国家林草局相关碳汇咨询机构及时对接,针对碳汇试点工作新增的5万亩新造林,20万亩天然林抚育更新工作,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立项准备工作,明晰碳汇产权归属,并启动前期项目开发的预评估工作,做好项目监测样地的设置及监测参数的选取,做好项目设计文件及监测计划的编写工作,提前与国家林草领域的审核机构沟通,确保项目符合国家CCER方法学的技术要求,推进我县碳汇项目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三)开展林业碳汇方法学研究。在省林草局指导支持下,与国家林草局相关碳汇咨询机构及林业科研院所合作,探索研究、创新适合本地林业特点的碳汇方法学和备案工作。围绕国家备案自愿减排方法学,根据我县天然林保护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发基于REDD+的国家天然林重点保护工程项目方法学,为林业碳中和实现路径增加的技术探索与实践。制定本地自愿减排林草碳汇项目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基线调查技术导则,并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指导项目主体有序开发国家CCER林业碳汇项目。
(四)研究开发林业碳汇金融产品。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建立“森林碳汇+”融资体系,开发符合依兰县实际的碳汇质押贷款、收储贷、惠企贷等金融产品,盘活碳资产,积极推进林业碳金融产品开发,为森林经营主体、收储公司、购碳企业建立融资渠道;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资金,为森林碳汇计量监测、项目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了避免森林火灾对碳汇试点项目的影响,与国家大型保险公司合作研讨基于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赔付机制,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林业碳汇保险机制,为林业生态碳汇产品的市场化交易保驾护航。
四、支撑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举全县之力加快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工作,高规格、高标准组建依兰县碳汇试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工作,细化碳汇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推进林业碳汇工作落地落细的全新工作格局。
(二)强化技术支撑。组建依兰县林业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计量监测、项目开发、碳汇交易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引导。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机构的广泛合作,跟踪国内林业碳汇政策及技术的发展。加强林业碳汇的专业化培训,邀请领域专家开展林业碳汇开发、交易知识等专题讲座。努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的林业碳汇专业技术队伍,为推进林业碳汇项目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三)完善政策支持。定期组织举办林业碳汇技术培训班,通过政策讲解、技术指导、案例分析等为基层培养一批懂政策、有技术、会操作的林业碳汇专业人才队伍。探索成立林业碳汇项目评审专家库,邀请省内外有关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方法学研究、第三方审定核证、政策制定等领域的专家担任顾问,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新闻、科普、专题报道、新媒体等宣传形式和手段,积极宣传林草碳汇科普知识,阐释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方面的工作和实践,做好本项目行动知识普及和政策解读。组织专业宣讲,提高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意识和积极性。深度结合全县“创城”工作有利契机,大力宣传依兰县生态环境建设新成就,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激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林草碳汇建设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