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碳达峰碳中和-正文

黄冈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黄冈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结合黄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功能区和全国革命老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黄冈,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黄冈力量。

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协同度得到有效提升;重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多层次试点示范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

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二、强化源头防控

(一)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的减污降碳政策体系。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基于已划定的120个环境管控单元探索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协同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以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要求。加大污染严重区域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加快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两高”项目准入上严格执行部门联审会商机制和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在项目审批上严格落实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要达到能效标杆水平或先进水平,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等要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推动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类别,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深度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国家、省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严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违规扩大产能。(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持续扩大非化石能源消费途径及比重。有序推进常规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支持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积极发展生物质锅炉供热,推广生物质天然气工程。积极推进沼气发电项目建设,结合大别山电厂改造升级积极推进生物质耦合发电试点。全面开展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察,重点推进黄冈东部地区深部地热及罗田河铺-英山杨柳干热勘探。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开展地热能城镇集中供暖,建设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探索发展地热能发电,打造罗田、英山地热能综合利用基地。加快推进麻城、武穴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以及罗田平坦原、黄梅紫云山、团风魏家冲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依托丰富的化工粗氢资源发展低成本制氢,适时培育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发展煤炭深加工。增加电力、天然气供应,积极推进“以电代油”“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比“十三五”末期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和湖泊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推动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加大绿色消费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居民选购绿色产品。严格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制度,开展家用电器能效、水效标识产品计量监督检查。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引导居民形成节约集约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全社会抵制和反对浪费行动。强化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鼓励快递物流使用绿色可降解包装材料,商超等商贸物流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周转箱、周转筐等循环包装材料。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提升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力争2025年底前,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全部达到节约型机关或节能、节水示范单位创建要求,实现“县县有示范”的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碳信用卡、碳积分、碳币等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市民、企业积极参与。(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邮政管理局、人民银行黄冈市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聚焦重点领域

(五)高效能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包装、产品分销以及回收处置利用等环节实现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发挥龙头企业在稳定供应链中的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绿色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实施“双超双有”“两高”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聚焦精细化工、绿色建材等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加快推动水泥行业原燃料替代、石化行业减油增化。鼓励生物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削减产业低端产能,延伸产业链环节,拓展化工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打造国家级绿色精细化工产业园。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废钢铁、废塑料、废不锈钢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再制造服务,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加大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开展协同创新。(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高水平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增效。持续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以铁水联运为核心、陆空联运为补充”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打造麻城石材铁水联运、以集装箱、件杂货为主的公铁联运、以散货、件杂货为主的江海联运、“飞机航班+卡车航班”陆空联运等示范品牌线路,积极创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进城市绿色配送体系建设,提高运输物流、邮政快递、城市配送等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积极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运输模式。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推进“公交+慢行”引领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加快淘汰超过使用年限的航运船舶,加强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的推广应用,推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高标准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多措并举提高绿色建筑比例。改善既有建筑绿色品质,规模化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创新改造推进模式与推广机制。提升新建建筑节能低碳水平,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探索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示范。利用临近汉口北家具销售集散地的区位优势,以绿色建材产业链下游装配式建筑为主导,鼓励企业丰富钢构、石材、陶瓷、装饰建材等中游品类,重点支持钢构精密产品、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特色石材产品、智能家居以及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新型建材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黄冈建造”品牌。进一步巩固“禁实”“禁现”成果,大力发展预拌行业和新型墙材,不断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将建筑节能改造作为提升类改造内容开展实施,以适宜技术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推进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持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建立以电力消费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提高建筑用能效率。持续开展城市照明节能改造,通过绿色节能光源替换、加装单灯控制器等方式,实现精细化按需照明。鼓励在公共机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区的固定建筑物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统筹考虑减污降碳要求。(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高质量推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协同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稻田水分灌溉管理,降低稻田甲烷排放。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十四五”期内,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在9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高至0.55。推进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强化秸秆焚烧管控,到“十四五”期末,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加快农业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建设,适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渔光一体、鱼菜共生等多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模式,集成推广“猪-沼-果”、林果间作等成熟适用技术模式,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十四五”期末,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加大老旧农机淘汰力度,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实施农业农村绿色节能行动,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农村清洁取暖,开展洁净煤使用试点。(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高起点推进生态建设协同增效。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精准推进宜林荒山及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无立木地造林绿化,加强新造幼林地封育、抚育、补植补造。到2025年,完成国土绿化196.6万亩。强化生态保护监管,落实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类保护、修复、监管要求。科学确定河流生态基流,强化生态流量监管。加强土地利用变化管理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严格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严守森林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红线。全面加大天然林封禁保护和自然修复力度,加快建设集中连片的森林植被带,提升森林质量。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加大长江生态防护带和大别山生态屏障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推进大别山南麓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实施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坡耕地综合整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推行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提升城市水体自然岸线保有率。优化城市绿化树种,降低花粉污染和自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开展生态改善、环境扩容、碳汇提升等方面效果综合评估,以一江六河沿线及大别山生态屏障、江河湖库为重点区域,持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水利和湖泊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环境治理

(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优化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全面实施水泥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进浠水、蕲春、黄梅等地陶瓷行业深度治理,进一步结合国家及省级大气重点管控区污染防治要求,推动陶瓷企业提标改造工作。实施砖瓦行业深度治理技术改造。持续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及燃料清洁替代。全面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推动中心城区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VOCs等大气污染物治理优先采用源头替代措施。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加快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线改造,逐步淘汰氢氯氟烃使用。推进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推进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强化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产业园区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及再生水调蓄设施。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建设资源能源标杆再生水厂。探索推广污水社区化分类处理和就地回用。重点推进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鼓励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水力输送、混合搅拌和鼓风曝气装置等高效低能耗设备;推广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热电联产及水源热泵等热能利用技术,有条件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协同提高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碳排放测算,优化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推广乡镇污水处理厂、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单户三格式污水处理池、人工生态湿地、生态循环水网等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式治理及就近回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控制。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风险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对重度污染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种植结构调整、耕地休耕、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确保安全利用。针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电镀、造纸、制药、农药、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在产企业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鼓励农药、化工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地块优先规划用于拓展生态空间,降低修复能耗。以绿色低碳修复为导向,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探索开展异地迁建、关闭退出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腾退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管控试点。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植树造林增汇,提升固碳潜力。积极开展矿山治理恢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探索利用废弃矿山、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有序减少存量大宗固废,推动尾矿、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产原料,持续推广磷石膏在生产水泥和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利用,探索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推进废弃汽车及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持续落实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大力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在全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进源头减量,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加快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加强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有机垃圾填埋,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禁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添汞产品的非法生产,从源头减少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供销社、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创新协同模式

(十四)创新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模式。基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目标要求,加快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坚持落实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和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行动,率先融入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极推进“规划共绘、设施共建、环境共治、联防联控、信息共享”。不断优化区域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助力实现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创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模式。统筹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以及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在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中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各领域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加快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创新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模式。鼓励各类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污染物、碳排放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布局和能源系统,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黄冈高新开发区、浠水经济开发区、红安经济开发区、罗田经济开发区、团风经济开发区、英山经济开发区等6个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支持龙感湖、武穴田镇、黄梅小池等循环经济试点和蕲春、黄冈、麻城低碳产业园建设。到2025年,基本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创新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模式。通过政策激励、提升标准、鼓励先进等手段,推动水泥、陶瓷、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试点工作。鼓励黄冈贵金属、祥云(集团)化工等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力争推动一批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鼓励采取工艺改进、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污染物和碳排放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六、加强支撑保障

(十八)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推动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国土空间开发、城乡规划建设等领域法规体系。依据国家及省级制修订的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相应的贯彻落实措施。依据移动源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国家及省级标准,推动相关研究及低碳发展标准制定,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相关地方标准研究。探索编制近零碳发展地方标准。(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完善减污降碳协同金融财政支持政策。统筹中央、省级和市级相关资金,支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做好减污降碳相关经费保障。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用好“鄂绿融”等碳减排配套政策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发展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水泥等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机制。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人民银行黄冈市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研发应用。落实《湖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将减污降碳、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技术及设备研究纳入市级科技项目指南,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申报减污降碳科技项目。提高企业生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动一批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培育减污降碳协同管理长效机制。探索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衔接减污降碳管理要求。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严格落实履约制度。保持碳市场流动性,结合省级相关政策,探索开展碳市场试点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充分发挥省级平台的作用,深化碳交易市场在黄冈市的运营。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完善市、县两级节能监察体系。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开展甲烷、氢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全氟化碳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强化能源、工业、农业、林业、废弃物处理等相关统计。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频率。探索开展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一体化监管执法。(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每年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向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报告,重点任务一并纳入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中统筹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各相关部门、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加大教育宣传。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业务培训,推动市内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宣传引导,选树减污降碳先进典型,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活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提高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推进评估考核。落实国家、省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相关考核的政策要求,推进建立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来源:黄冈市生态环境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