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碳达峰碳中和-正文

关于印发《德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德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德府发〔2023〕14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重点产业功能区,市级有关部门:

现将《德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德阳市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22日 

(本文有删减)

德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围绕“五大战略”,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节能增效、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全省2030年前梯次、有序实现碳达峰贡献德阳力量。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5%,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以上,抽水蓄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含在建),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二、重点行动

(一)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有序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进一步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加大光伏、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装机规模,大力推动户用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建设。积极发展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场景布局应用。推动核能关键装备自主化、国产化发展,加快关键技术装备攻关,积极培育高端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稳步推动中江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绵竹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切实推进德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中江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绵竹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二期)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结构提升至70%。到2030年,清洁能源装机结构分别提升至80%。

2.加大天然气开发利用力度。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加快保供调峰天然气机组建设。有序推动气田勘探及建设,开展燃气就地转化利用,增强LNG生产及储气调峰能力,加强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燃气下乡工程。推进四川中京燃气储气调峰项目、年产25万吨清洁能源(LNG)生产及调峰站项目等建设。到2025年,天然气年产量达到30亿立方米;到2030年,天然气年产量达到40亿立方米。

3.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互联互济电网结构,优化电网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核心主网架结构,加快德阳南50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布点建设,持续完善形成500千伏“三极五环”核心主网架结构。积极推动“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开展智能配电网、微电网建设,增强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能力。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引导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等新业态新模式参与系统调节。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加快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提升系统综合调节能力。

4.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加强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加强锂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储能装置及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围绕负荷跟踪、系统调频、调峰等不同时间尺度应用需求,推动短时高频、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推进机械储能产业发展,依托全球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项目,实现低谷电、弃风电、弃光电等资源与二氧化碳储能及高效利用有机结合。构建覆盖材料端、应用端的电化学储能产业体系,适度拓展磷酸铁锂、锂电池铜箔等原材料本地产能,切实推进什邡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广“二氧化碳储能+飞轮储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加快布局一批充换电站、氢能综合能源项目,形成全链条储能产业体系。

(二)切实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到2025年,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达到省下达目标。到2030年,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以上。

1.提升园区能效系统解决能力。探索引入第三方模式提升产业园区能效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园区新能源、新材料及汽车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布局特点,聚焦锂电材料园区主体,面向“源、网、荷、储”四大方面,针对“电、热、冷、气、水”等多种能源流,打造综合性、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智慧化能源综合管控平台,开展园区公共设施节能改造,建设物理储能系统,切实提升园区“绿电”比例,助力域内各产业园区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园区。推动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实施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建设,开展德阿新材料化工园区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2.促进能源生产领域节能降碳。优化能源生产工艺流程,推动生产端清洁能源利用,加快电能替代。推动化石燃料向原料转化。推广应用安全节能技术和设备。构建高效顺畅能源物流网络。推进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调控运行,加速能源产业链转型升级,提高能源系统整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3.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统筹集约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信息基础设施,在交通、能源、工业和市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同步考虑5G建设,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绿色电能使用水平。鼓励在数据中心和5G网络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自动化、智能化能耗管理,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提升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整体节能水平。                                       

(三)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为方向的工业强市战略,聚焦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主导产业存量倍增、增量突破、制造为基、扩绿增效,推动机械装备、材料化工、食品饮料和数字经济“3+1”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结构优化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30年,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示范主体突破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强度持续降低。

1.做优做强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布局发展从材料端到产品端的“源网荷储”装备全产业链,坚持补链强链延链,以“五大中心”为依托,加快培育建设核心优势突出、衍生效应显著的万亿级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推进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六电并举”,巩固提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优势。做大做优做强以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为主的“源”端装备,以先进电网装备为主的“网”端装备,以充电桩、节能电动机等为主的“荷”端装备、以抽水蓄能、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为主的“储”端装备等各细分领域,构建涵盖研发、设计、制造、服务、运维等各环节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稳步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以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支撑构筑绿色低碳发展优势,为四川省和全国提高清洁能源装机比例,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夯实坚实的装备基础。

2.创新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深耕发展基础好的细分行业,不断延伸食品饮料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培植新增长点,重点培育世界知名的1000亿级白酒、烟草产业基地,打造西部绿色生态食品饮料示范区。支持食品饮料企业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管理等方面开发采用绿色生产工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环保原料、节能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设施等,加强副产物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综合治理,提高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循环化水平。建设一批绿色食品饮料厂、绿色食品饮料园区,打造国内知名、优势突出、绿色生态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3.多元发展材料化工产业集群。推动新材料规模化应用,多元化发展锂电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细分领域,深入延伸先进材料产业链,拓展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积极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制造工程项目,打造具有绿色低碳循环示范效应的3000亿级材料化工产业集群,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依托“双碳”战略下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契机,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提升基础锂盐生产规模,发展磷酸铁锂材料,探索磷酸铁锰锂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等,打造锂离子电池材料重要原材料基地和磷酸盐正极材料成本洼地。积极布局绿色材料、循环材料、以及具备差异化性能的精细材料,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化工产业制造基地。重点布局装配式建材等新型建材,建设成渝地区一流的绿色建材生产基地。

4.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倍增发展。紧密对接国家“数字强国”战略部署和四川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机遇,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先行区。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夯实工业领域信息网络基础,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加大企业集聚区、产业园区5G网络部署和建设,促进多能源品种互补互济、多能源网络有机互联,整体提升企业能效水平,切实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加快建设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数字经济支持下的绿色低碳生产制造方式。开发集约化工业软件,引进第三方软件服务主体,针对同类企业生产特性,打造一体式节能减碳软件系统。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一库双链三级市场”的数据要素价值化体系。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字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和低碳化融合发展,打造形成节能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传感、智能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带,依托德阳光大AI未来城新经济产业园、东湖智力新经济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形成电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业态并举的多元数字产业格局。

 5.推动传统化工行业碳达峰。严格项目准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基础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低碳环保为导向,进一步发挥磷化工产业的资源、技术与产业优势,积极推进绿色环保技术在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以及精细化工行业的广泛应用。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电力、天然气等多元替代,推动氢能、生物燃料、合成原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化工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序推动清洁生产改造,积极推广具备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龙蟒大地、龙佰钛业、金路树脂等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革新传统生产工艺装备,鼓励磷复肥生产企业实施“半水-二水法”、“二水-半水法”进行工艺替代。

6.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相关政策,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防止“地条钢”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确有必要新选址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严格按照最先进工艺装备水平和最领先指标建设。积极促进工艺流程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鼓励电弧炉短流程炼钢技术推广,协同消纳城市及周边废旧钢铁,支持四川盛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治理实现超低排放。积极研制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钒钛特种钢材等产品,重点发展交通与建筑用钢等细分领域,促进区域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探索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

7.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加大低效产能退出和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引导建材行业轻型化、集约化、终端化、制品化转型,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支持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产学研推广。加快水泥、玻璃、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及装饰装修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清洁生产,全面推进建材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生产环节固废零排放。推广节能技术设备,健全能源管理体系,促进节能增效。支持西南水泥、信义节能玻璃、四川嘉寓门窗、四川良木道、森普管材等本地企业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优化产能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行业竞争力。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中小企业产品积极参与国家绿色建材标识认证、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等。

8.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强化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建立项目清单、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加强节能监察及能耗在线监测。持续推动存量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严格开展能耗对标检查和节能诊断,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于产能已饱和行业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产能,对于产能尚未饱和行业按照国家布局和审批备案等要求并对标国际先进能效准入门槛建设。加强技术攻关和政策引导,科学做好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大力引导能耗量较大的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增效。

(四)切实开展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全域覆盖,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高效运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深度健全。

1.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推动传统老工业集中区绿色转型循环发展,重点推进绵竹新市化工园区、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绿色转型。按照“入园管理、集中治污”的原则,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化工企业入园发展。支持和鼓励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着力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能源综合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基本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

2. 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开展国家级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健全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物流体系。促进二手商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二手商品流通管理,规范市场各类经营行为,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二手商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推动废旧轮胎、废旧动力电池、冶炼废渣(炉渣)、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旧电器、报废汽车等回收利用。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180万吨,到2030年达到200万吨。

3.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加强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循环。强化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德阳市厨余垃圾处置项目。综合利用厨余垃圾进行生物处置和生产工业油脂、生物柴油、土壤调理剂、沼气等,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升级生活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天府旌城垃圾中转站,推进旌阳区、广汉市、中江县等区域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提升垃圾分类中转效率。到2025年,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市中心区域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

4.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进大宗工业固废源头减量,结合工业产业实际,大力推进磷石膏、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序推进历史遗留高风险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生态治理,推动多渠道利用历史堆存一般工业固废制备建材产品技术产业化。推动磷石膏、矿渣等工业固废在道路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充填材料、路面材料等规模化应用。强化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链,推进绵竹龙蟒磷石膏综合利用升级改造工程。将国家级工业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与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以德阳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大力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物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到2030年达到1300万吨左右。 

5.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按照“源头减量、规范处置、资源再生”原则,建立德阳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推进德阳市建筑及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建筑及装修垃圾,提升建筑及装修垃圾综合利用率。开展存量建筑及装修垃圾治理,对堆放量较大、较集中的堆放点,经治理、评估后达到安全稳定要求。到2025年,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

6.加大农林固废综合利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计划、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加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焚烧生物质发电、秸秆打捆直燃、成型颗粒燃料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引导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优先使用农作物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燃料,加快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鼓励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实施热电联产。采取“干清粪+储粪池+沼气池+沼液池+干粪堆放场+消纳土地”的治理方式,实现种养平衡。完善秸秆“收、储、运、加、用”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构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生产使用高效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生物降解农膜,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鼓励和引导有关责任主体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主动参与回收,依法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废旧农用物资。到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左右,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五)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全市新开工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推广应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全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绿化覆盖率达到38.9%。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全面实现绿色发展,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水平大幅提升。

1.促进城乡集约化融合发展。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结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态势,科学布局城市空间绿色发展体系。引导鼓励居民开展庭院和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合理规划布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完整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从规划布局、生态环境、能源和资源利用、碳排放管理、低碳生活等多个方面因地制宜建立绿色低碳社区评价机制。

2.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加强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和园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发展零碳建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和设备更新。切实推进绿色建材领域“德阳造德阳用”,鼓励政府投资工程优先采用绿色建材,建成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管理,探索扩大能耗监测范围。建立德阳市公共建筑节能降碳考核评价机制。 

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推进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施工、安装,鼓励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加强太阳能光伏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在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引导生活热水、炊事用能向电气化发展。探索建设以“光储直柔”为特征的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发展柔性用电建筑。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具备条件的地区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4.推进农村用能低碳发展。提升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规模化开展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和农房节能改造,利用农户闲置土地和农房屋顶,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利用,配置一定比例储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推进“光伏+”综合利用,鼓励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推动天然气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对符合条件地区因地制宜实施大电网延伸。在条件适宜地区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

(六)高效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到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重点领域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深入发展。到2030年,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出行体系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公共机构新增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达到100%,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

1.优化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结构。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积极构建立体多式联运体系,依托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以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引进培育多式联运专业化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一单制”联运服务。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开行更多成德交界地带跨区域公交,探索与绵阳等周边地区接壤区域公交运行。加快建设市域铁路S11线,加快推动成都外环铁路(德阳段)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深化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

2.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围绕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趋势,着力提高区域公交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水平,共建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德阳公交南站、成兰铁路客运枢纽站等一批交通站点智慧化改造,打造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智能交通枢纽。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交通运行监测预警、交通污染防治、能耗及碳排放统计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建成投用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提升交通运输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德阳城市交通大脑,整合交通大数据资源,构建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仿真等综合能力,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

3.积极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发挥德阳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四向拓展的综合运输通道,推进高速、快速路、轨道交通与周边城市全方位对接,加强成德同城化、成德眉资都市圈、德绵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G5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天府大道北延线等重点交通项目。统筹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积极推进充换电网络布局。合理布局加氢站,协同周边市(州),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城市加氢网络。到2025年,实现快充站(换电站)覆盖80%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50%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到2030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换)电设施全覆盖。

4.广泛普及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大力推广绿色清洁交通运输工具,加快公共领域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科学推进电力、天然气、氢能在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应用。鼓励引导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水平,全面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促进短途运输车辆向轻型、厢式、专用型、低排放方向发展。执行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推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和车辆碳排放标准提升。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不含摩托车)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市内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

5.大力推广低碳出行方式。优化全市出行服务体系。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优化“快、干、普、支”四级常规公交线网体系,因地制宜打造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引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方式,不断提升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公共出行服务水平,倡导“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以德阳市民通作为主要入口,集成多种出行方式聚合服务,实现“一码通行”,打造智慧出行助手。到2025年,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到2030年达到80%。

(七)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行动

到2025年,初步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多元化低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前沿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取得一定突破,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到2030年,构建起较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低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日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依托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强大支撑,同时为瞄准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的科创基础。

1.强化低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全力创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创新中心、省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国家先进材料极限制造工艺及装备创新中心、纤维复合材料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省级风能热固塑性基体树脂材料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创建省级发电设备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德阳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和优势,聚力培育争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形成国、省、市三级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体网络。推动天府(旌湖)实验室、德阳大学科技园和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汇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力量。大力推进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德阳上交新材料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德阳技术转移中心、德阳川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向绿色低碳方向扩能提质,鼓励有条件的创新平台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变,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模式,增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活力、动力和能力。

2.加强前沿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瞄准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绿色低碳电力装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前沿技术领域,重点开展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大型海上风电装备、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电解水制氢、空气二氧化碳直接捕集等方向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聚焦航空与燃机、清洁能源装备、先进材料、碳基能源、氢基能源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支持企业重点围绕F级50兆瓦以上重型燃汽轮机、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国产自主ORC发电关键技术等技术研发攻关。重点依托国机重装力争在飞轮储能装备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突破,依托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国机重装、东方法马通等企业,推进核电技术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先进高性能材料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围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突破,打造具有德阳特色的绿色高性能材料技术创新高地。

(八)开展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行动

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500万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左右。

1.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生态空间,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重点保护山地、森林、湿地、河流等核心区域的生态环境,夯实生态碳汇基础。健全完善地质公园保护管理政策制度,强化地质公园监督管理,编制四川龙门山构造地质国家地质公园、四川绵竹清平—汉旺地质公园等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构建科学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稳定。深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探索形成多元化、市场化、覆盖广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保护区与受益区的良性互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补偿。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深入实施绿化全川德阳行动。继续推动德阳市国家储备林及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项目,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强化森林碳汇能力。实施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价。推动德阳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落地建设,推进四川省林草碳汇项目开发“碳汇+国家储备林”试点工作。加强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资源能源富集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协同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碳汇增量。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交易模式。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融入开展碳汇发展潜力评价,推动碳汇项目化开发和市场化消纳,以龙泉山生态保护屏障及龙泉山森林公园建设为基础探索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

3.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以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养殖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以种定养、以养定种,就地消纳、种养循环,构建养殖与种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探索低成本、低维护的堆肥、沼气发酵、高温热解等“就地就近处理”模式,就地对生活垃圾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以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区和受污染耕地为重点区域,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围绕“改、培、保、控”因地制宜开展耕地质量建设。

(九)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到2025年,绿色低碳生活深入人心,形成政府有力、社会有效、群众有感的绿色生活氛围。到2030年,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绿色低碳生活模式基本形成。

1.加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绿色低碳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综合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介,探索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绿色低碳公益宣传。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开展绿色低碳主题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2.形成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全方位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全面推动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培育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和习惯,厚植绿色消费社会文化基础。推动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更多采购具有绿色低碳相关认证标识的产品,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引导职工、学生和居民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绿色购物等绿色消费实践,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推动电商平台和商场、超市等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

3.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素质能力。支持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部门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分阶段、多层次领导干部培训,深化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十)开展梯次有序达峰行动

1.因地制宜推进碳达峰。各区(市、县)要结合自身发展定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禀赋,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从实际出发推进本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梯次有序推动我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2.联动制定碳达峰方案。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要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各区(市、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由各地自行印发实施。

三、对外合作

(一)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国内合作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合作高地。积极推进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成德眉资在清洁能源、工业节能降碳、低碳建筑、绿色智慧交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作。联合推动天府大道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布局一批凸显绿色低碳亮点的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和项目。密切关注和推动绿电在减轻出口产品碳边境调节机制负担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吸引优质产业落户德阳。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对接合作,探索在绿色低碳领域建立常态化的产业对接合作机制。加强与东部沿海各类园区的战略合作与对接,推进设立“飞地园区”,承接转出地绿色低碳领域产业或企业。探索建立“反向飞地”,鼓励各重点产业功能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在东部沿海等重点城市联合设立孵化载体,通过租金补贴、业务辅导、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寻找并引进创新资源和要素,吸引优质项目与团队入驻,推进“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实现孵化、研发在外地,生产、注册在本地。

(二)增强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优势,深入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域内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参与产业合作园等基地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共建创新园、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中心等方式,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转化合作。常态化办好办实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用好国际友好城市联动网络,以绿色低碳领域为重点,推动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对接用好境内外国际会展、论坛和商务洽谈交易平台,拓展德阳绿色低碳和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经贸合作渠道,提升德阳绿色低碳领域企业经贸国际合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制定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推进方案,以及科技支撑、碳汇能力、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确保分行业分领域积极有序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二)夯实政策性保障机制

探索创新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市场运行环境。充分运用政策性基金、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补助、专项债券、财政贴息等政策性工具,助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有序探索“政银保”“银税互动”等模式,依法建立“政府+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严控钢铁、水泥、传统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投资,加大对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政策性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落实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机制,严格执行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等电价政策,严禁对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行业实施电价优惠,继续落实居民阶梯电价、气价、水价制度。

(三)鼓励构建市场化保障体系

有序推动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加强金融机构绿色评价结果运用,多元化发展绿色信贷、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碳足迹贷、低碳贷等绿色信贷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设绿色网点。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在德阳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等。在环境高风险领域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发展重大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等融资租赁。继续实施绿色金融三大行动,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川碳快贴”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绿色贷款扩面上量。鼓励符合要求的市场主体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基于环境权益的创新金融产品。

(四)提升统计监测分析能力

依托部门内部统计机构,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统计能力建设,提升各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统计核算分析能力。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调查,分析全市碳排放特征,常态化编制德阳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索建设碳排放监测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应用,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年度调查监测及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

(五)加强能源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完善碳排放统计体系,推行碳排放信息监测和评价管理,建立碳排放台账。加强能源项目全过程碳管理,开展同行业碳排放强度对标,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支持重点企业制定碳减排路线图。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严厉打击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发改委负责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建立健全市、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合力,协同推进。鼓励社区、园区、企业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探索碳达峰、碳中和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

(二)强化责任落实

定期调度落实碳达峰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明确发改、经信、生态环境、交通、住建、自然资源、科技、统计等各有关部门责任和分工,研究确定符合实际的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相关单位管理责任,压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主体责任。

(三)严格监督考核

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评价考核,加强指标约束。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清单化、闭环化管理机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稳妥有序做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转变。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年度评估,对各部门和区(市、县)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和综合协调,落实奖惩措施。

(四)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合作研究、培训考察、交流研讨等活动,定期总结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全面提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素质能力。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动员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德阳市人民政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