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碳达峰碳中和-正文

关于印发《淮安市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淮安市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淮农发〔2023〕108号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农科〔2023〕2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淮安市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0月10日

淮安市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为统筹推进我市农业农村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全市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印发的《江苏省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将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部署推进。以保障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坚持系统布局、分类施策、集成创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分析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和减排潜力,挖掘农业生态系统碳汇价值,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助力全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构建符合淮安实际的农业生产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持续提高农业减污降碳能力,稳步推进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全市农用化肥用量较2020年降低3%,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稳定在95%、96%以上。

——持续推进农机节能。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控制在650万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70%。推进渔船渔机节能减排。

——持续推进固碳增汇。实施耕地地力提升行动,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全市耕地质量等级较2020年提升0.2个等级以上,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持续推进平台建设。以申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重大载体平台为抓手,系统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促进农业增效提质。

到2030年,全市优质水稻品种推广面积、机插秧面积、集中育秧面积、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稳中有升,耕地质量持续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大型复式农业机械广泛应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广,助力全市按期实现碳达峰。

到2060年,全市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显著增强,农机动力实现平衡,智能化、新能源农机得到广泛应用,养殖业减排增汇潜力充分发挥,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提升,助力全市实现碳中和。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1、实施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农机作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建设一批“无人化”农场等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智能农机示范基地,推动智能农机装备“入网上云”。加快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稳步提升水稻侧深施肥插秧、精量播种、清洁烘干(除尘)等装备占比,优化绿色装备结构。(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推广应用节能型农业机械。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农业机械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农机具智能化电气化水平,探索农业生产零排放典型示范。加快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和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物理、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畜禽粪便处理、生物质基料肥料及基质、河塘清淤清障、残留薄膜回收等机械,进一步加大耗能高、污染重的老旧机具淘汰力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高农机维修能力。加强农机机务管理,提升农机作业效能。建设以区域农机维修中心为龙头,农机产销企业售后服务为主体,农机社会化综合维修为骨干,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自主维修为基础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维修能力,保障农机作业性能。加强农机节水、节油、节材、节能等方面技术应用,降低农机作业能耗。(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渔业减排增汇

4、挖掘渔业碳汇潜力。实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行动,推广池塘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稻虾综合种养等生态种养殖模式。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进一步优化渔业养殖区域布局,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资规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动渔船节能减排。科学实施捕捞渔船减船转产。加大渔船和船上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力度,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安全新材料渔船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捕捞渔船。(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畜牧业减排降碳

6、调整优化畜牧业发展方式。统筹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各县区根据“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持续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畜禽养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中小规模养殖场向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方向发展,保障生猪等重要农副产品稳定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7、推广畜禽养殖减排降碳技术。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推广畜禽低氮节粮养殖、玉米和豆粕替代等节本高效饲喂技术,鼓励配套节能高效的设施装备。鼓励开发新型蛋白饲料和饲草资源,实施精准饲喂,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普及源头减排、节水养殖等清洁化养殖工艺,加强堆(沤)肥、养殖垫料和污水清洁回用等技术的应用,推广简易堆(沤)肥、生物发酵等相适宜的高效处理利用技术模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动规模养殖场提升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推进就地就近堆肥技术以及气体减排技术。指导非规模养殖场户按需配套简易堆肥场、雨污分离和密闭式储存池等设施,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大力推进粪肥还田利用。鼓励因地制宜推进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有条件地区利用畜禽粪污、秸秆等多种原料发展沼气工程。(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种植业减排固碳

9、选育推广化肥高效利用农作物新品种。围绕减肥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减排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品种选育试验,筛选高产优质、肥料高效利用、多抗新品种,选育推广耕地用养结合的作物品种,示范推广综合性状协调的新品种(组合)作为区域主栽品种,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农科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地力提升行动,以高标准农田、设施蔬菜地、黄河故道中低产田等为重点,实施耕地地力提升、酸化土壤改良和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消减等工程,综合施策,分类指导,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有效消减耕地土壤障碍因子,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推进农田林网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持续推进农作物科学施肥。大力推动绿色高效施肥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等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利用效率。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作物覆盖面,推广应用作物专用配方肥、缓控释肥、生物肥、水溶性肥、有机类商品肥、微生物肥料、增效肥料和其他功能性肥料,准确匹配植物营养需求,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突出土壤、肥料、作物三者协同,实施养分综合管理,因地制宜推广轮作和保护性耕作,鼓励保育耕地培肥土壤。推广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营养诊断精准施肥、麦玉种肥同播等技术,降低化肥用量,提升利用效率。实行有机无机肥结合、速效缓效肥配合、农机农艺融合、灌溉施肥耦合,有效降低肥料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集成应用绿色低碳高效技术模式。围绕水稻机播机插、稻田水分管理、肥料施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水稻收获、秸秆还田等主要生产环节,集成应用水稻硬地硬盘微喷灌育秧、商品化集中育秧、毯(钵)苗机插技术、间歇灌溉技术、农药减量施用技术、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秸秆机械还田稻作技术、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机插技术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进园艺作物构型优化、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工、节本等节约化生产技术,增强肥药减量高效、省工节本提质效果。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水稻+N”等绿色增效种植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发展农业遥感和智能决策技术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精准判别作物生长发育进程、营养元素丰缺、病虫发生发展等动态,改进作物生产管理智能决策系统,提高专家系统和作物模型对肥料、农药使用管理精度,加快发展基于病虫害智能监测、作物营养诊断的精准变量施药施肥技术,为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低碳高效栽培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碳足迹监测、核算、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为低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农科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和培训,稳定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试点。主攻水环境敏感区域秸秆离田,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构建多元化利用、市场化运作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

15、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清洁低碳转型为重点,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部分推进替代化石能源。在畜禽粪污、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积极支持沼气发电上网或生物天然气净提纯后就近接入城镇天然气管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农房改善,探索在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发展沼气集中供气供热。进一步丰富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农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16、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分类梯次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农村厕所革命,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加强全程质量管控。发展适宜农村规模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运行方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提倡垃圾分类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持续完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责任单位:市资规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工作的统筹部署和系统推进,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工作沟通,按照“一盘棋”工作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和任务措施。(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落实扶持政策。强化现有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大力支持种养循环、农牧循环、生态农场等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政策。按省统一部署,探索建立农业农村碳汇补偿机制。结合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打造一批农业绿色低碳产品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固碳减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农业领域减排固碳增汇持续提升。加快建设一支具备新发展理念农业现代化管理、推广人才队伍。组建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牵头,市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监测体系。构建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监测网络,对不同区域稻田、农用地、规模养殖场布局监测网点,开展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固碳增汇的长期定位监测。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农机渔机节能减排等监测调查,为农业领域减排潜力和碳汇估算提供数据支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先进做法和典型模式的宣传报道,加强科普工作力度,开展专题培训和观摩交流等活动,形成多方合力推进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本站内容除原创外,均来自网络(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i@3060.ac.cn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