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岳阳市岳阳楼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岳阳市岳阳楼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岳楼政发〔2023〕12号
各乡、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现将《岳阳市岳阳楼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2日
岳阳市岳阳楼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实现岳阳楼区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22〕19号)《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岳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政发〔2023〕3号)要求,结合楼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坚持“科教立区、开放兴区、产业强区,改革活区、依法治区”原则,加快“提质老城区、改造旧城区、振兴古城区、拓展新城区”的步伐,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建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核心引领区。围绕岳阳楼区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总体目标,推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居民消费、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低碳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工业企业用能效率稳步提升,能源转型成效初显,煤炭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万千瓦,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13.8%,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强度持续下降。
“十五五”期间,全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效果明显,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全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5万千瓦,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13.8%,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产业支撑城市、城市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提质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和高端服务业等四大产业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方向迈进。落实《岳阳市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方案》《岳阳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综合运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推动沿江化工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散乱污”企业和“僵户”企业处置等工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新的空间,到2025年,全面完成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区科技工信局、区发改局牵头,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局、区贸促会、区商务粮食局、区金融办、区城投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各街道(乡)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街道(乡)负责落实,不再重复)
2.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工业节能降耗,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碳行业产能增长、采取节能技改、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挖掘企业内部节能潜力.利用七里山工业基地及邻近城陵矶新港区的优势以一二类工业为主体,探索发展都市工业及服务业,形成工业区与城市核心区的过渡带:利用奇家片区科教中心优势及邻近经开区、邻近随岳、京珠高速、空港等优势探索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高效益、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经济,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基地(区科技工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城投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培育战略低碳新兴产业。实施数字产业提振计划,高标准推进奇家岭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背家桥物流电商园、七里山新型都市工业园、昌仙亭洞庭北路文旅产业园、洞庭在线数字产业园五大平台建设,积极谋划布局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以服务型数字经济发展为特色,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创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鼓励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区发改局、区科技工信局牵头,区商务粮食局、区人社局、区城投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优化区城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1.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立足楼区实际,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严控化石能源消耗总量,注重化石能源对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有序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实现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区发改局牵头,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科技工信局、区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鼓励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深入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在公共机构、工业企业、物流中心、学校、医院、车站等利用屋顶可利用面积,组织推动开展不同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利用的规范和有序性,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区发改局牵头,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工信局、区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天然气保障。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覆盖率,加快完善天然气泵站、管网体系,有序推进天然气LNG门站建设,完善主城区及周边燃气高压(次高压)输配网,支持中心城区及周边燃气配网及配套工程建设,保障全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扩大天然气工商业用气规模,适时开展天然气大用户直供改革试点,鼓励在具有冷、热、电需求的公共机构、写字楼、商场等场所开展建设“天然气+”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稳步推进天然气汽车运输方式发展,合理规划天然气加气站布局。(区发改局牵头: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科技工信局、区应急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电力供需网络,持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融入全区电网格局:结合大型电力负荷中心分布,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保障能力。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结合新能源汽车需求推进充电桩建设。(区发改局牵头,区科技工信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控能源消费强度,提升能源消费利用效率
1.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落实节约优先方针,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的衔接,切实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分解任务。(区发改局牵头,区科技工信局、区住建局:区机关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切实推进节能管控,把节能提效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政府招标和采购项目中产品、设备、工艺的节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产业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全面推动变压器、电机、水泵、工业锅炉等通用设备能效提升改造,提高设备能效标准。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监察监管,新建项目主要用能设备原则上要达到能效二级以上水平、鼓励优先选用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或列入国家、省“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的技术、产品和设备。(区发改局牵头,区科技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交通运输关键结构,建设绿色交通发展体系
1.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市级全方位优化交通运输关键结构,构建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楼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厢式货车和封闭式货车。(区发改局、区住建局接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高效率的交通物流系统。依托交通便利、居住集中,配套服务齐全的优势、引导物流产业集聚,发展集多式联运、城市配送,数据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建成岳阳市物流中心。积极开展智慧物流应用试点,推动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推广绿色物流,重点依托岳阳市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岳阳楼区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区。(区发改局区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推动智能交通发展,开展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加快交通感知网建设和交通大数据归集共享开放,鼓励社会主体进行增值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腾讯扫码、银联闪付、全国一卡通、支付宝乘车等功能,推进“掌上公交,智慧出行”。加快建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信息平台,建设全局统一的综合交通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建设。(区发改局牵头,区科技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住建局、区机关事务中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创建绿色建筑示范区,加快城乡建设低碳发展
1.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积极推进城镇绿色住房建筑建设,加大城镇新建住房中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力度、逐步提高新建住房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立足岳阳中心城区建设主阵地和主战场的定位,以工匠精神开展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重塑岳阳古城风貌,形成古今辉映、蓝绿相间的城市格局,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进建筑绿色化改造,绿色农房建设,加强太阳能,储能技术、智能微网和智慧控制系统等在建筑施工建设和运行中的应用(区住建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科技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引导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大力扶持一批拥有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的绿色建材龙头企业,推进绿色建材工程应用·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力度,打造绿色建材生产示范项目。积极发展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统筹区域防洪与排涝,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生石方平衡、提升城市“海绵体”规模和质量等多种低碳生态技术,推动城市绿色建设。(区住建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科技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建筑运营能耗监管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空调采购应该符合国家节能产品目录规定。楼道照明采用声光控制技术或红外线自动感应技术,严格按照《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合理照度,(区住建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工信局、区机关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进生态保护建设,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1.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深入推进城市绿化,加快形成沿湖、沿河、沿路防护林带,开展城市和郊野公园建设,提升山区林地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强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能力。积极推进洞庭湖-岳阳楼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以城区为中心,以洞庭湖、南湖岸线等重要江河流域和铁路、城市等主干道路地带为脉络,以麻布山脉为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岳阳楼区“森林城区”。(区自然资源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创建“森林城区”为契机,推进森林进城,全力做好“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工作、积极开展义务植树、生态公益林建设、村庄绿化等行动,全面提升全区绿化水平。实施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增加长江岸线林草覆盖,实现沿岸应绿尽绿,推动建设长江岸线绿化生态廊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升林业发展活力:继续开展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林业产业建设,解决林农的重大关切: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林业建设。开展植树造林,加大碳汇林建设,提高森林碳汇(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文旅广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坚持“守护好一江碧水”绿色发展道路,加强河湖缓冲带管理,推进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生态缓冲带综合整治大力保护修复沿河沿湖湿地生态系统。推进岳阳市东风湖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鼓励有能力的区域建设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设施,进一步提升污水出水水质。(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员责)
(七)构建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放宽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城、进小区限制并规范管理、推广智能回收终端,规范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经营秩序,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加强固体废物治理写资源化利用。制定塑料污染治理方案、规范塑料制品产、销、用,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强化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协力建设美丽岳阳楼区,(区发改局牵头,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环卫中心、区科技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生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严格执行对于不可降解塑料袋等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有关规定,鼓励使用可再利用、可再生,可降解等有利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产品。倡导区内旅游、住宿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饮经营单位倡导“光盘行动”,鼓励使用再生纸制品,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立“户分类、社区保洁、街道收集、区转运、集中处理”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加大餐厨垃圾收运监管及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区发改局牵头,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科技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商务粮食局、区环卫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创新科技降碳方式
1.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微企业等梯队培育,实现“保存量、挖增量、提质量”。优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加快推动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区科技工信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研发为转介、以产业化和市场化生产应用为出口,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式创新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集聚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服务链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密集区。(区科技工信局军头,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营造低碳生活新风尚
1.加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通过全国生态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全面介绍绿色低碳的相关知识,推进绿色低碳“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发裤英论监督作用、树立学习榜样,曝光反面典型,营造绿色低碳良好氛围。(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文旅广体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安全监测和监督,大力治理“餐桌污染”,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倡导住房适度消费,鼓励使用环保装修材料,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引导生产企业实行“绿色包装”,减少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鼓励居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等活动,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公共交通和低旅游发展。(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融媒体中心、区机关事务中心:区文旅厂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推动试点示范建设,促进市区协同达峰
1,在全区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结合楼区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基于夯实平安综治、优化健康医疗、丰富邻里服务、创新社区治理场景,创建智慧社区试点,2023年12月前完成长动社区、万家坡社区、芋头田社区、新城社区4个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式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系统集成,设施智能、治理精细、智慧共享、环境宜居、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区发改局、区文旅广体局:区住建局、区商务粮食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妇联、区环卫中心:区机关事务中心、区卫健局、区公网中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工程。大力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宿环利用,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行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数量,鼓励单位内部充电基础设施同全社会开放。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大力争取中央、省、市节能补助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技术改造,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区发改局牵头,区科技工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商务粮食局、区环卫中心区机关事务中心、区城投中心、区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项自准入制度。新上项自义须符合省、市、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布局,统筹好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边关系。坚决遇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新增,对新上重大高耗能项自的节能审查工作进行督导。坚持发展高端产业,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产业化项目,科技水平高技术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二)完善财税价格支持政策。发挥现有专项资金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助推作用,加大对碳送峰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充分用好国家电价改革政策、省级关于绿色低碳领域的价格支持政策,通过实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完善居民价梯电价制度,引导节约用电,优化电力消费行为。落实碳达峰相关税收优惠,开展税收精细宣传辅导服务,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三)建立市场化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碳资产管理部
门,开展自愿减排,参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引导上市公司和重点用能企业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大力培育发展节能服务企业。建立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探索将碳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范畴。
(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绿色企业(项目)库,定期对入库企业和项目进行动态调整,鼓励金融机构围绕重点领域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投融资业务和服务模式,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工业低碳化改造、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低碳项目。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岳阳楼区碳达峰工作领导小组对碳达峰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碳达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攻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碳达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楼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二)强化页任落实,加强对楼区达峰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产格按照《湖南省碳达峰实施万案》(岳阳市碳达蜂实施方案》和本方案确定的主要自标和重点任务,看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做好落实情况的各项数据汇报工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在各自领域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三)强化宣传引导。制定宣传方案,利用好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组织市区级媒体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宣传,开展全民绿色低碳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民节能低碳意识。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在区政府网站、岳阳新闻、岳阳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低碳专栏,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本方案自2023年12月27日起施行
附件
岳阳楼区碳达峰重点项目工程一览表
序号 | 重点任务 | 重点项目工程 |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1 |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电网建设新三年行动 | 2023年岳阳楼区电网建设项目资金3.35亿元,其中主网项目2.2亿元,配网项目1.15亿元,主网工投运项目共7个,为110kV马壕、南津港和枫村技变电站更换主变压器,110kV年丰、湖滨和枫利坡变电站扩建10kV间隔,220kV奇岭变电站扩建10kV间隔,配网项目完成新建改造10kV线路24条,新建改造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9座,配电变器47台。2023-2025年岳阳楼区计划新建改造变电站3座,220kV中心变和滨湖变新建计划2024年投运:220kV九华山变移址升压计划2025年投运 | 至2025年,岳阳楼区共有220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9座,变电站供电能力充裕 |
2 | 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构建工程 | 完成楼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依托背家桥综合物流园岳阳市“城市集中配送中心”,优化全区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引导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支持城市货运配送企业发展多形式的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切实解决物流体系中“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引导配送需求大、配送频次多的商贸流通企业、货运配送企业协同开展夜间配送服务。积极推广新能源绿色城市配送车辆和装备,采用标准化绿色包装,引导支持城市配送绿色发展。优化完善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建设充电柱、专用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探索实施城市配送车辆分时、错时、分通行和停放 | 到2025年,配合市级通过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市验收 |
3 | 构建高效率的交通物流系统 | 岳阳楼区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区 | 总规划面积4.428平方公里,包括两个片区,其中东片区规划面积2.221平方公里,西片区规划面积2.267平方公里 | 到2025年,岳阳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1.87亿元,主导产业规上企业40家,公共服务平台6个,主导产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78%,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总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0%以上,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8%,省级以上科研平台4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30家,把创新发展区培育成为省内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区、湘鄂边交界区域现代物流枢纽基地和全省数字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
4 |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 2021-2025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58个,涉及150825户、27212栋、1639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51.4亿元,分别为:2021年260个小区,涉及39749户、3064栋、410.8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17.7亿元;2022年210个小区,涉及37466户、8665栋、371.4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13.1亿元;2023年170个小区,涉及42400户、6113栋、466.6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12.7亿元;2024年67个小区,涉及16039户、2518栋、198.8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4.7亿元;2025年51个小区,涉及15171户、6852栋、191.4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3亿元 | 到2025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58个,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 |
5 |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 满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 | 规划用地面积61.4公顷,总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其中征拆面积20.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 | 打造集改善民生、文化保护、风貌提升和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大型古城综合景区 |
6 |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建筑 | 岳州古城建设项目 | 依托祥源城市之光项目,推进杨树塘金融中心建设,协同推进商务办公楼宇、酒店公寓及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安置房项目建设开发建设 | 打造具有“文化休闲、旅游、经营、创业等多位一体的大型古城综合景区,重点发展湖鲜美食、明清民宿、院落宾馆、三国娱乐、文旅研学、本地特产、大众创业、商旅地产等项目 |
7 |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 西瓜山雨水调蓄湿地工程 | 位于洞庭大桥与开发中路交叉口东北角,对西瓜山社区进行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入厂,雨水入湖。利用现有坑塘水体,建设海绵湿地坑塘、调蓄净化雨水 | 实现蓝、绿、灰设施的结合,补足基础设施功能的短板,为雨洪排放、黑臭水体及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等问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
8 | 推进生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 岳阳楼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项目 |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46个,建立大数据处置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大件垃圾暂存点、口袋公园等 | 打造3个示范社区、6个示范小区、9个精品点位,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和标准体系,促进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居民小区全面实现引导分类,并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分类收集服务制度 |
9 |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东风湖新区七里山周边地段城市设计 | 位于东风湖新区东北部,总规划范围555.77公顷,己内酰胺地块权属线范围277.4公顷 | 2023年-2024年,生态先行,年度计划奠定良好基础;2024年-2026年,文娱触媒,三年行动确保初见成效;2026年-2028年,全面推进,五年建设基本成型,打造绿色生态、文艺乐活、青年友好,树立新岳阳未来美好生活典范,塑造有文化基因又有未来时尚感的新岳阳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与吸引力,促进岳阳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