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碳达峰碳中和-正文

关于印发《赣州市南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南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康府发〔2023〕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南水开发办,区政府各部门,区属、驻区各单位:

现将《赣州市南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6月30日    

赣州市南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重大战略决策,全面落实《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赣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全面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十四五”期间,全区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与能源结构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煤炭消费占比逐步下降。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2020年下降13.5%,力争达到1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和市下达的目标要求,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全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在全市前列,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市下达的预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和市下达的目标要求,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开展煤炭减量行动,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消费,保持非电用煤消费负增长。合理调控油气消费,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逐步降低成品油再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加快推进南康区天然气管网向老城区、乡镇延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设施及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建设,优先保障民生用气,有序引导工业用气,有效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0.4亿立方米。〔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城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区供电公司、南康深燃公司等,排名第一的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稳步推进光优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并举,推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利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厂房、公共建筑和居民建筑等屋顶,建设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大力发展“光伏+”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光伏在不破坏农林生产条件的前提下与农业、林业集中复合开发。充分利用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和村民住宅屋顶资源,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到2025年,全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0MW。〔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分局、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供电公司、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3.加快本地风电开发。开展本地风电资源调研,挖掘周边区域优质风电资源,按照最大保护、最低影响、适度开发的原则,规划高质量风电项目。加快发展分散式陆上风电,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农村等地,因地制宜开发建设集中式、分散式风电,加快推进华润南康二期风电、大唐新能源隆木乡风电场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供电公司等〕

4.合理开发其它新能源。统筹考虑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要求,鼓励集中种植粮食和养殖区域,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因地制宜推动沼气发电工程建设,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开发利用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将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接入电网,加快推进南康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林业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供电公司等〕

5.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积极配合市级电力系统部署,推动建设结构坚强、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城市电网。推动需求侧合理实施电能替代,扩大电力消费市场,积极提高电力供给保障能力。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工信局、区供电公司、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二)工业领域达峰行动

1.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家具制造、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及节能低碳改造行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实施产业“1+2+N”倍增计划,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光伏、氢能源、特种材料、无人机、新能源车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间融合协同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打造一批智能低碳工厂与数字升级示范工程,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助力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绿色供应链,推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创建,建立分层分级的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3个。〔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科创中心、区家居产业服务中心、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2.推动家具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依托现有家具产业基础,不断延伸和完善家具产业链条,积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艺管理,实施绿色低碳制造和家具产业数字化改造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三强”战略,推动家具产业加速向绿色化、定制化升级,持续做优做强“一网五中心”,推动实木家具向复合型家具发展,积极拓展“泛家居”产业链、产品链,深度推进“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完善全国首个家居产业智联网平台功能,利用5G、人工智能、VR、共享智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互联网“产业智能中台”,打通家具产业链,融通供应链,实现产业链通用环节集约共享生产。〔责任单位:区家居产业服务中心、区工信局、区科创中心、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3.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达峰。推进有色金属行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和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低碳化,推进稀有金属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推动生产锡锭向锡材深加工领域拓展,提高有色冶炼渣提纯锡粉、拉锡线能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延伸。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支持稀土稀有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和企业技改升级,在多金属循环利用、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创新。〔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4.推动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以智能制造、智慧应用、智能化和绿色化为导向,突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无人机产业、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推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入对接世界无人机之都——深圳,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无人机产业集群。培育智能制造千亿产业集群,以格力电器为龙头,加快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建设成为新产业平台,打造“智能家居及其高端装备制造”细分产业链。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试点计划,加快推进我区试点的“安全低碳高效运输”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加快引进新能源车项目。〔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区交通运输局、区科创中心、区家居产业服务中心等〕

5.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围绕磁电功能材料、智能终端制造等细分市场,主动参与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分工协作,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延链补链强链。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功率芯片、消费类电子等细分领域,完善产业链链条。加快建设综保区标准厂房、赣深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电子信息产业清洁生产,推进废旧产品再利用,加强无毒无害物质开发和应用,持续削减重点污染物产排量,强化水系统集成优化和用水管理。〔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赣州陆港综保集团等〕

6.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掘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潜力,加大节能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科学评估论证拟建项目,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对照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能置换、“三线一单”、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要求,严格甄别不符合要求的拟建项目。应行业是新兴产业,支持引导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能效水平。〔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等〕

(三)节能减污降碳增效行动

1.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严控重点行业违规新增产能,落实能耗限额标准,推动有色金属和家具制造业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推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绿色化改造。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节能降碳适用技术示范应用,推动综合能效提升。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工程,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2.提升节能管理综合能力。加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分析预警,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按照省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严格约束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统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综合评价。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开展节能监察,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事中事后管理,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引进专业化的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教科体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

3.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置合理过渡期,确保平稳有序发展,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多样化能源供应模式。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推动现有设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4.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严格执行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和电梯等重点设备的国家最新能效标准。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综合运用税收、价格、补贴等多种手段,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等〕

(四)循环经济降碳行动

1.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组织园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强化园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智能化管理。建设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优化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方式,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比例,促进工业生产过程绿色化。〔责任单位:南康经开区管委会、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教科体局等〕

2.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网络,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统筹布局城区废旧物资回收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因地制宜新建、改造绿色分拣中心,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报废机动车、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促进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化、信息化、智能化。到2025年,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31万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商务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等〕

3.提高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进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大力加强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炉渣等大宗固废利用,鼓励利用大宗工业固废生产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土壤改良剂、复合肥等产品。加快构建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积极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快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处理设施。到2025年,建筑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30%。〔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等〕

4.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深入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加强电商垃圾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鼓励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的专业化回收设施。到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基本建成,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2%左右,到2030年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70%。〔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商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等〕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1.推动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运输装备新能源化,加快推进以电力、甲醇、氢能等新能源为动力的运输装备应用,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着力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公交车、公务用车、出租车、网约车新能源化比例。到2025年,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完善充(换)电、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燃油交通工具能效水平,加快淘汰或更新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车船。加快电力、甲醇、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推广应用,促进运输装备能效提升。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交管大队、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城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邮政分公司等〕

2.推进交通运输方式低碳化。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发展绿色运输方式。加快推进赣州国际陆港建设,支持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铁路联络线建设,支持建设赣州国际陆港临港经济区、铁路物流园区。加快打造赣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多式联运基础平台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推广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建设大宗货物转运中心,进出口货物转运中心,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进程,提高铁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到2025年,实现水路和铁路货运量占比达15%;到2030年,水路和铁路货运量占比力争达到23%。〔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等〕

3.推动物流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金融业等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建设形成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四个层次的“1枢纽9园区11物流中心9配送中心100配送点”货运物流站点体系。推进赣州国际陆港物流网络布局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赣州从“物流通道”向“通道+枢纽+网络”转变。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化物流设备的应用推广。重点建设南康区城市配送中心物流园、南康区新零售物流仓储中心(格力)、桥口物流园。〔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区商务局等〕

4.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进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加快建设以“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村公交”为基本框架的三级城乡客运体系。加快推进与全区和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对接。提升与公交站点“最后一公里”接驳能力,规范发展共享单车,鼓励公众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区内企业发布“低碳用车倡议”,适当减少公务用车出行,推动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采购纯电动车,鼓励企业员工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积极购买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50%。〔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城管局、区公安交管大队、区公交公司等〕

5.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养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有序推进存量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推动城市居住区停车场与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大型商场、公共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出租车服务区、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建设充电设施,构建完善住宅小区居民自用充电体系。推行综合交通枢纽绿色化建设及改造,推动照明、温控设备节能化改造,减少能源消耗。〔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城管局、区公交公司等〕

(六)城乡建设领域达峰行动

1.积极建设节能低碳建筑。推动城市更新,杜绝大拆大建,建设绿色城镇、绿色社区。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落实国家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促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加强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到2025年,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二星级,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达到100%。〔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等〕

2.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有序推进绿色建材推广使用,积极推动绿色施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分步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化装修技术,逐步提升装配率。推广绿色建材,鼓励建材企业开展绿色建材评价认证,鼓励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循环生产方式,推广绿色施工。〔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工信局、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等〕

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发展,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推行光伏建筑一体化。贯彻执行并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相关标准政策,深挖建筑周边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鼓励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多种能源耦合利用技术应用,探索推广应用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应用面积占比达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供电公司等〕

4.推进既有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开展高耗能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推动公共机构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加强既有公共建筑用能系统调适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与新产品,提升公共建筑用能系统能效,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区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商业建筑的改造,结合政策资金支持进行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责任单位: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城管局、区工信局等〕

(七)农业农村领域达峰行动

1.加快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加快高标准农田和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深度挖掘南康资源优势,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油茶、甜柚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副产品进出口及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南康油料发展项目。通过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养分替代部分化肥等措施,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以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层结构为方向,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深翻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和秸秆异地覆盖果茶园等成熟技术,加强提升农田碳汇水平,增强农田土壤固碳能力。探索“数字科技+产业基地”模式,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推进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工程,申报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秸秆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5%。〔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分局、区乡投集团等〕

2.推进种养绿色低碳减排行动。推广精准饲喂技术,优化饲料结构,推广饲料精准配制、高效低蛋白日粮配制、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技术,提升饲料产品品质和利用效率,降低单位畜禽产品肠道甲烷排放强度。改进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推广粪污密闭处理、气体收集利用或处理等技术,提高畜禽粪污处理水平。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畜-沼-果”等农牧结合和第三方集中处理模式,促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发展鱼菜共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大水面增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发挥水生生物的碳汇功能。〔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局、区乡投集团等〕

3.提升智慧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推动绿色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全面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高耗能、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推进低碳、绿色、节能农机应用,引导农机与农艺、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农机装备利用效率。推广绿色高效装备,加大精量播种、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械装备和无害化处理机械等技术装备的推广力度。加大数字化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探索智慧农机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供电公司、区乡投集团等〕

(八)固碳增汇发展行动

1.巩固生态系统碳汇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继续推进森林碳汇的建设,继续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增加碳汇,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大力开展公益造林、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复等绿化行动,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继续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行动,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稳定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将松材线虫病除治与低质低效林改造、油茶产业发展、家具储备林建设等结合,加大林相改造力度,提高森林质量,实现疫情小班和疫木数量逐年“双下降”。〔责任单位:区林业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城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乡投集团等〕

2.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不断推进国土绿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与系统治理,以重点区域赣江源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为抓手,开展南康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和赤土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工程。持续抓好低产低效林改造,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大力推广义务植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推动造林主体多元化发展,提高林木绿化率,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到2025年,全区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50万立方米,到2030年,全区活立木蓄积量达到500万立方米。〔责任单位:区林业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区金融服务中心、区乡投集团等〕

3.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摸清全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加快智慧林业建设,提升林业资源监测实效性与准确性。推动生产价值转化,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科学评价林业碳汇发展潜力,完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林业碳汇开发合作。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重点开展森林生态补偿。〔责任单位:区林业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乡投集团等〕

(九)科技成果应用和示范引领行动

1.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引进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绿色低碳技术成果,开展节能、减碳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发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现代家具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创新载体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加入粤港澳相关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建设木材等交易集散中心和新材料应用产业研发、收储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责任单位:区科创中心、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等〕

2.加强碳达峰人才引育。加强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特需人才引进与培养。大力培养和引进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园区专家库。加强人才平台规范化管理,建立区双碳人才库,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教科体局、区人社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等〕

3.开展碳达峰示范创建工作。以碳排放总量控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绿色低碳生活模式倡导、零碳建筑试点等为切入点,在乡镇街道、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公共机构等层面开展碳达峰示范试点创建工作,积极主动开展碳减排工作。〔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南康经开区管委会、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

4.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建工作。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品牌价值,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财政局、区统计局、区林业分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

(十)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1.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绿色示范创建,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建设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引导民众采用低碳方式出行,鼓励拼车或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公众选购绿色、环保、可循环产品,鼓励节水、节电、节气等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居民自觉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提升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购买绿色产品。〔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局、区城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供电公司、南康深燃公司、区自来水公司等〕

2.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和培训。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区委党校教学培训内容和国民教育体系,普及碳达峰基础知识。推动“双碳”实践,常态化开展绿色低碳主题活动,增强领导干部绿色低碳发展本领,培养一批青年人才。加强碳达峰工作典型事迹的挖掘和宣传报道。〔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科体局、区发改委(区项目推进中心)、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生态环境局等〕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提升绿色创新水平。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全面核算本企业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节能降碳路径,制定“一企一策”专项工作方案。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责任单位:区国资办、区工信局、区金融服务中心、区生态环境局等〕

三、政策保障与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贯彻落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要求,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能力。完善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对清单数据和核查数据质量的管控。完善大数据平台功能,实现智慧控碳。〔责任单位:区统计局、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分局等〕

(二)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碳达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碳达峰领域技术推广与产品应用、重大产业创新及其产业化、试点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落实推进碳达峰实现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政策绿色低碳导向。〔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发改委等〕

(三)建立健全碳达峰市场化机制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省用能权交易市场、绿电市场等进行交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开发碳汇、可再生能源、碳减排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局、区财政局、区工信局、区林业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

(四)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有序推进碳达峰先行行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评价考核。建立健全碳达峰跟踪、评估和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全面考核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任务措施的落实情况、试点示范开展情况、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情况。〔责任单位:县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十四五”碳达峰重点项目清单

来源: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

相关文章